当前中国应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2024-05-06 05:55:04
  • 0
  • 0
  • 0

题记

有幸应《百度-百家号》相邀,在其发起的《征文任务》栏目中写作深度文章,便试着开头写了一篇《万科有“活下去”的可能性吗?》的时评文章,于5月3日发表,舆情反映不错,不到三天时间已获得“推荐量”3.7万人次。对于退休18年的资深新闻人本笔者来说,这是一件很光彩的事。

虽说时下深度文章的选题彼彼皆是,但囿于文坛的氛围欠佳,许多写手如履薄冰,也使笔者只好浅尝辄止。

这种丧气的感觉,比较明显地表达在了笔者5 月5 日发表的《“借花献佛”,愧对读者了》一文中:“感谢《百家号》抬爱,邀我写作深度文章,但笔者年事渐高,身心交病,力所不逮;加之写深度文章,风险性日增,何苦遭人磋磨,不得以在此躬身致谢以示诚意。务乞鉴谅。”

果然,《四川麻辣论坛》的权势人物“800727”,在《“借花献佛”,愧对读者了》一文发表几个小时后,便任性地滥用职权,对笔者发表于《麻辣崇州论坛》上的同文发难。我说是个泥人也有三分火气,何况老夫实乃一性情刚烈的老汉儿,岂能受这种无理取闹般的肆意攻击!

冲冠一怒,笔者提笔疾书,立即向多家知名自媒体投发了一篇自卫反击式的短文稿件《回应骚扰者“800727”》,竟然在分分钟后全被迅速地见诸几大知名自媒体平台。其中,《百度-百家号》将该文放进了《征文任务》栏目之中,显示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慷慨义举,令笔者感动不已,于是便在丑时起床,将本文重新整理并迅即投放到《百度-百家号》新辟的深度文章《征文任务》栏目之中,以表投桃报李的真情。

这是一篇写于2010年11月的深度长文,它非常契合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渴求;它首发于《中国作家联盟-电子版刊》的首页头条,曾经展示了一个月,收到认同本文观点网友的评论较多;之后,它又在2018年9月12日同时分别发表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博客中国》《四川麻辣论坛》《华声论坛》《天涯论坛》《腾迅空间》,以及我所挚爱的《知乎-首页》。

500

截图:来源《知乎-首页-李树身(狼头长啸)专拦

笔者认为,今天第三次发表此文极其符合我国现在的实情,便改用原标题《别“向天再借五百年”》为《当前中国应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也希望能在多家知名自媒体发表;尤其刻意地向《百度-百家号》的《征文任务》栏目投稿,冀望也特别的深切。

当前中国应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作者:狼头长啸李树身

狼头长啸李树身/《中国忧思录》系列杂文(三十篇之三),原创首发于2010年11月。再次重新发表此篇旧作,有两点说明:一、此文在6年多前发表于中国作家联盟电子版刊首页头条,曾展示一个月,收到认同本文观点网友的评论较多。二、笔者以为,此文观点与时下中国频繁开展的大国外交活动十分契合——中国人,正在充满自信心地迈着更大的步伐,去融入那发展空间无穷大的“海洋经济”之中......

500

图:来源《知乎首页-李树身(狼头长啸)专拦》

每当中国人听到那首气势恢宏、却也饱含沧桑悲壮的《向天再借五百年(康熙王朝片头曲)》之时,可以说无不情怀激烈,对那流失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五百年时光,也无不充满着深深的眷恋和深刻的反思......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

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

面对冰刀雪剑风雨多情的陪伴

珍惜苍天赐给我的金色的华年

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

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善恶分开两边

都为梦中的明天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五百年间,世界上究竟发生了怎样天翻地复的变化?回答是:中华民族从几千年的大国、强国巅峰上跌落下来了,而那些弱小的民族和弹丸之地的小国,却在纷纷地悄然崛起...... 十五世纪,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最为关键的世纪,而此后的五百年,则不管是对东方或西方,历史都公平地让两方进行了一次决定未来命运的抉择。不论是太平洋、印度洋还是大西洋,都无私的对大陆上的民族敞开胸膛欢迎各民族投入她宽广的怀抱。

请问,此时的中国人在干些什么呢?

那是在公元1405年,有一支十五世纪全世界无与伦比的庞大船队乘着强劲的东北季候风,浩浩荡荡离开福建五虎门,在历史给予其大选择前,率先驶向了太平洋。这是一支由郑和率领的中国船队,前后28年中七下西洋,足迹遍于东南亚和南亚,又横渡印度洋,航程远达阿拉伯和东非海岸。

但万分遗憾的是,这仅仅只能算得上是一次富有戏剧性的政治海洋大游行,以及对海洋诸岛国的民族,表达了东方中华古大国对他们的关怀和仁爱而已,却沒有半点对财富的渴望和拓疆扩土的大国、强国的那种强烈愿望,反而投下了巨额的旅游资本,一无所获而归。但是海洋诸岛国民族们,非但没有接受大中华民族给予他们的友谊和仁爱仁慈,反而在不断强大起来之后群起而至,妄图瓜分大中华。

而当时,恰好是中国扩大版图超越汉唐盛世成为世界最大最强国家的时机。历史机遇曾选择了中国人,而中国人却没能正确的选择历史机遇!这样就免不了导致后来国家民族的日渐衰落,长期的被沦为世界列强所不断欺负的积贫积弱的国家民族,留下了数百年后终难洗净的国耻。

但仅仅相隔几十年后,代表着弱小的资本主义的4艘小帆船,在葡萄牙人达.伽马的率领下,为寻找财富和市场驶入了印度洋。那时庞大的中国郑和混合舰队已经从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消逝得无影无踪。而此时,葡萄牙人却驾驶着几条微不足道的小帆船,凭着爱好冒险的天性和对财富的渴望以及强大的宗教热情,终于冲破了中世纪欧洲航海界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极限,大肆扩张领地和掠夺财富。后来黑格尔几乎是嘲笑般的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和贸易。可是太平洋邀请来的中国人,竟是所谓正其谊而不谋其利的谦谦君子。”

亚细亚——这个太阳升起的地方,这个世界历史的创始地,却由于在这次历史大选择中坐失良机,太阳将不再升起。曾经在地球上遥遥领先的中国文明,也因此不得不准备接受屈辱和被动的厄运。站在十五世纪门槛上靣对大海,我们在大陆上过惯了日子的华夏民族,将会作出何等选择?

明太祖朱元璋在历代皇帝中做出了首次这样的选择——这个游方和尚出身的帝王,将老百姓牢牢绑在土地上。他虽然把牧人赶出了中原,但却认定大海这自由元素对“以农立国”的大明王朝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于是他一再下令“不许片板下海”的闭关锁国政策,认为只有把人民牢牢地捆绑在土地之上,他的王朝才是巩固的。大明法律规定“任何人外出必须持有证件,否则关卡查获立即送官法办。

这便有点儿类似我国近数十年间,所不可缺少的户籍簿和身份证;而且更像后来的毛时代也不愿飘洋过海,主动去与国际沟通和交流那样闭关锁国般保守。为何一些历史和历史人物,往往会在人们不知不觉间,便如此奇妙的复制着呢?

将近五百年前,明朝有个叫万虎的人,把自已綁在47支火箭上想飞上天去。在一声巨响中他被炸得粉身碎骨。而后来列强竟然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成利炮反过来痛打发明者中国人。这便是五百年间,发生的地球上保守与开放之间截然相反的悲喜剧。

直到三百年前——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中国的康熙皇帝正在用他的文治武功开辟一个新王朝的辉煌,并开始对遥远的西方产生了兴趣。而此时的英国,却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即被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方式。

正是这种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而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则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因而在各种合力之下英国便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那么,工业的先声为什么会出现在西方的英国,而未出现在东方呢?尤其是对于这个岛国来说,高速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又意味着什么呢?

而此时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之下,遭遇到了空前巨大的生存危机。但出人意料的是,日本反而将这危机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历史的大好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了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并同时成为唯一的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也是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之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面积只有中国甘肃省面积三分之二的岛国,今天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总量强国。这个小国,从渴望主宰自身的命运,到渴望成为世界的主角,究竟是什么在主导着这个岛国如同海潮般激荡起落的命运呢?历史巨变常常在一些不太起眼的地方,留下难以抹掉的印记。

特别应当引起我们极度关注的是一件事,是在美洲大陆的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它的名字叫“美利坚合众国”,也被称作“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余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强国位置,占据一个多世纪。

然而,五百年前这片广袤辽阔的陆地,仅仅只是印第安人世代生活的家园而已。可是,他们挥洒着与生俱来的激情培育了他们的独特风俗习性,因而直到15世纪欧洲人方才发现了这片新大陆的存在。从此,欧洲各国的移民蜂拥而至,一个个殖民地相继出现了。到了18世纪,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起13个殖民地,而美利坚合众国的起源,则正是从这13个英属殖民地开始的。

终于到了1900年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极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由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

这一年,还是那些大国们,在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也曾有一次集体的亮相机会,即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万人,参观了大国们展示的工业实力和创造发明。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将博览会的展馆照得通明透亮。人们或许还没有意识到,从19世纪末期开始美国已经率先站在了电气时代的潮头。

同样是在这一年,走向工业化的西欧、北美和仍然处于农业社会的绝大多数国家,共同迎来了一个新的世纪。这是一个在飞速发展中动荡不安的世纪,也是一个新老大国交相演出的世纪。大国、强国的兴衰,将不再是封闭舞台上自我演绎的故事。相互的注视、融合和冲突,影响着所有剧情的走向。世界性大国出现了。那些拥有强大凝聚力的国家,最先把机会抢到手里。

如此钢铁般坚硬的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要想崛起,做强做大,首先就必须做到“思想得创新”。如果全是一些因循守旧老思想在支配着全国人民,那么国家的崛起只能是痴人说梦!试问,连思想都被自己束缚住了,还能谈何创新?

许多人都懂得作为一个理想的世界大国,是应该在更广的角度去追求自己国家利益的;而能成功地做到这点,则应将其有吸引力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相结合。尽管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必须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很明显,因为经济脆弱的国家,是不可能成为大国的。

然而,国家强大又必须经济发达、政治稳定,特别是民众与领导者之间要相互信任、互相尊重。因为一个强国仅仅物质力量强大还不够,它还应该具有吸引力;它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一定的能力,一定的军事实力,一定的内部凝聚力。所有以前的国家崛起中的大国,都是因为它内部的国家制度的健全。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

英国最早地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比如说我们现在熟悉的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这样的一套政治制度,在英国都是最早地确立。这样的政治制度能够使得这个国家长治久安,长久地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所以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所以我们应打开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目的是赶超他们。在历史上,像俄罗斯一样实施赶超战略的后发国家,还有德国和日本。他们构建的社会体制,他们所走过的现代化道路,和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历史的胸怀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慷慨,它总是让那些在第一时间适合它的规则,并拥有那个时期的核心竞争力的国家,来充当世界的主角。

今天,当我们环视世界,不难发现:二战结束六十年了,战前的大国,依然是当今世界最为活跃的强国。因为,在绝大多数国家还没有完成现代化的时候,这些国家已率先走过这段历程。一个国家的崛起,就是崛起成为一个现代国家,也就是实现现代化。近五百年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大国。

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历史也同样告诉我们,从大国崛起到持续强大,然后转入衰退,是一出需要耐着性子去观看的历史长剧。

尽管现在我们怒斥着美国正在不停的开动着美元印钞机,大量印发并向世界各国兜售着巨额无比的美元国债,并将其国内金融危机演变而成的经济危机转嫁给了其他国家,有效的保护住了本国人民的利益。然而,你骂他是霸权也好、假民主也罢,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难道还不是照样在自愿、主动地去大量购买那不断贬值的美元国债吗?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发行的全球流通货币。

美国的航母、飞机,想来太平洋、印度洋或东海、南海与韩国、日本搞联合军演,直接威胁东方大中国的安全,我们除了让外交部发言人发几句抗议之词外,却什么也奈何不得他们。人家实在是太强大了!人家绝不会像蜗居在台湾的那个骂人大师李敖骂几声要“阳萎美国”,而美国就真的会“阳萎”下去。

这就是已经过去了五百年后,世界历史的今天所存在的很难改变的事实!如果我们中国人不服气,那么就必须团结一心,先尽早处理好自家的各种国内矛盾和危机,才能轻装上阵,勃发出全民的无限向上的生机与活力!那么,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中国人也能将人民币变成美元那样的世界通用货币;也能把我们的航母、飞机驶出领海飞出领空,去炫耀大中华的军威,去真正的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人啊,我们切不可再将希望寄托于“向天再借五百年”!今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最需要的是“分秒必争”,时刻为着重返五百年前的大国、强国地位,不惜殚精竭力地去付出我们所能付出的一切。

【补记】

笔者借用宋代诗人王令的诗《送春》铭志。

三月残花落更开,

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

500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